你问我要不要出国读书?我还是觉得应该出国。不光是为了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我最喜欢的演讲是乔布斯在 2005 年的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做的那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大家都耳熟能详哈。他讲了三点,其中一点我印象很深,叫做 connecting the dots,大意是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无意中去上了一门书法课(calligraphy)。上这门课完全是一时兴起,跟他的专业和他后来的工作都八竿子打不着,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上这门课纯粹是浪费了时间。但10年后当他在设计第一代苹果电脑的时候,他在书法课上学到的那些如何让字体更漂亮的原理就突然全浮现了出来,他把这些都融入了苹果电脑的设计里。
偶然之间做的事情,在若干年后却由点练成线,发挥了大作用。乔布斯在演讲里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这个道理我觉得用在求职再合适不过了。
求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不是今天参加招聘会,明天就能拿面试,后天就能拿offer。也不是你进了好学校,拿了好的学分绩,考了能考的所有证书,就一定能进好公司这么简单。
求职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积攒你自己的 dots 的过程。正在求职的你,不知道哪条路能走的通,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断的去尝试,播种自己的 dots。说起来轻巧,但其实这个过程会是很苦逼的,因为就像乔布斯说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你在事前是看不到未来到底哪些 dots 会连接的,所以你只能埋头不断的播种,即使播种到最绝望的时候也不能放弃,要相信有一天这些dots会连接,真的能带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为什么忽然扯这些虚头八脑的?因为这正是我当年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找到工作的真谛。
01
在当年,出国留学这个选择于我来说,其实是个备胎。
2003年本科入学,大学前3年浑浑噩噩的过,随大流的想考研。在图书馆里刷陈文灯考研数学刷了半年之后,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有点儿不靠谱。
我本科学的是金融保险,研究生想考金融。那时候我想考的研究生学校,应届生录取率是10比1。啥意思?也就是说,以我微薄的脑力,有很大的概率要搭上两三年的时间全职复习才能考上。
开玩笑!吓唬谁呢?好歹咱高考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了,这样的挑战我当然……觉得完全不值啊!大好青春,花两三年在自习室里去刷题背书?
我虽然那时候职场觉悟低,但幸好对自己还有底线。
可是,不考研,那干嘛?
放眼望去,无非找工作和出国两条路。可是这两条路无论走哪条,我都已经稳稳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我身边那些一心想毕业就工作的同学,早早的就攒了大把杠杠的实习,金灿灿的简历闪的我根本睁不开我的狗眼。那些一心想出国的同学呢,都保持着足够保研的GPA,外企实习也早就拿下了,还有论文拿得出手,优秀的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思来想去,想起了俺娘的话:没有硕士学历怎么行?!…(此处省略一万字具体论述)于是,我在大三结束的暑假,慌忙把数学突击班退了,捏着钱出门右转直接报了GMAT。一切就这样匆忙狼狈的开始。
以上这段曲折的经历的描写看似与故事中心思想无关,实际对主人公(我)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果要求概括具体影响,用两个字就可以,那就是:后悔。
后悔没有早做计划,后悔没有早想明白,后悔大学前3年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的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我。
我发誓,出国读研究生,我不要再这么活。
02
在着手开始准备GMAT不久之后,我开始朦胧的意识到我可能误打误撞选对了路。
对比过考研考试,GMAT是我漫长的学生生涯里遇到的设计最科学合理,最能让我惺惺相惜的考试。
真是个贱骨头,被虐的那么惨(是的,因为第一次的分数低到不能直视,我考了两次…)为什么还这么有认同感?
因为GMAT不是为了筛人而设计,而是需要什么技能考什么技能。
GMAT可以理解为西方商学院的入学资格考试,但人家不考什么线性代数马哲毛概思修这些现实商业运作中八辈子用不上的。现实商业运作最需要什么技能?逻辑推理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数字的敏感度,(不依赖词汇量堆砌的)快速阅读学习的能力。
欸,好巧不巧,人家GMAT就考这些。
所以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真的觉得学到了本领。注意,不是知识(knowledge),是本领(skills)。
阅读不是猜(有标准答案的)中心思想,而是锻炼速读能力和快速领会逻辑大意的本领。这个本事在之后读英文新闻的时候格外有帮助。
逻辑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训练你思维缜密,根据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做投资这个本事很重要啊,投资点子如果逻辑有缺陷,你得能判断出来,知道哪里应该提问题,哪里应该再收集数据佐证或反驳。
写作也不用挤优美句式,毕竟商务邮件不是情书,重要的是结构清晰,思路明确,言简意赅。
所以你一场考试准备下来,走出考场那一瞬间,没有那种一按钮知识全部被冲下马桶的虚无感,感觉自己技能 get 装备升级离吃上鸡更进一步了,这个体会很新奇。
我对出国读书的好感陡然增加了。
03
择校,文书,网上申请,各种折腾。申请的几所美国的学校都让人兴奋不起来。倒是被一张某学校网站上的芝加哥夏天的湖景照惊艳了,再加上一点点微薄的奖学金,我大笔一挥签了字,就这样把自己未来的10年交给了这个除了公牛队之外我一无所知的城市。
04
刚来美国的时候,感觉是在旅游,不是来读书的。
下飞机的时候,来接我们的是两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国师兄。我们坐上他们的车,发现车上放的歌居然是SHE…路上师兄接了个电话,直接怼北京话…说带我们去吃饭,然后就熟门熟路的去了中国城。我记得我当时有点蒙,这跟我想象中的完全西化了的中国话都说不利落了的华侨的形象差的实在是有点远……我甚至有种还在中国的错觉。
后来待久了,才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圈子,不需要去迎合所谓的“主流”,甚至连英文都不是必须的。在芝加哥的中国城,通用语言是粤语。只要你会粤语,即使你不会英文,在中国城还是可以活的悠哉游哉的。
为什么想分享这个感受?
因为想给那些以为来了美国“英文自然就好了,待久了自然就融入了”的童鞋泼一盆冷水。尤其当你去了一所放眼望去乌央乌央都是中国面孔的学校,你如果不去选择跨出 comfort zone,你的生活可以跟在中国没什么区别。除了上课听的是英文以外,你可以像在国内一样足不出户的网购韩剧游戏,玩腻了还可以找室友火锅趴狼人杀。
你选择美国,因为它的包容和多元化。但如果你指望这个“包容和多元”的环境推着你走,那它只会尊重你“原地踏步”的选择。
05
还记得我十分失败的大学规划吧?憋着一股劲的我想在研究生扳回一轮。看准了两年后即将毕业,我把目标牢牢锁定在了找到一个暑期实习这件事上。
当年本来就没几个中国学生,像我这样一入学就杀红了眼一心要找实习的更是少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到今天,中国学生的数量大概翻了能有 10 倍吧,但这个比例没有变化。所以如果你想努力,却又担心自己的努力被自己的平凡淹没,你想多了,努力的人永远是少数。
找实习需要一份过硬的简历。我当时的简历如同中年秃顶般稀稀疏疏没几行字,还都是在中国的经历,拿去找实习实在是辣眼睛。我当时就想简历上一定要有一份在美国的工作,哪怕它只是一份图书馆管理员之类的在校工作,至少我要让我的简历里最上面的一项经历的地点写着芝加哥。
06
很快,我找到了我的的第一份校内工作。这个机会不是我网上申请申来的,是我自己讨来的。
当时我听说有个金融系的教授在做一个研究项目,如饥似渴的我看到了机会:送上门的免费劳动力帮他做研究他总不能说 no 吧?然额,我是不认识这个教授的,那学期也没有选他的课(囧),那肿么办?狡黠的我打听到了他上课的教室,等到他的课快结束的时候,蹲在教室门口堵他,他一下课就冲了上去。
现在想想我其实还挺有做高利贷逼债的天赋的。
我简单做了下自我结束,之后就劈头盖脸告诉他我有多么义无反顾的想免费给他打工参与他的研究项目。估计他也没见过几个这个架势的,被我的美貌和诚意打动,就让我去他办公室聊。果然!他是缺人手的,于是我就成为了他的 research assistant。
当时我不知道,这个自己讨来的 research assistant 的工作,成为了后来在美国找到工作练成线的第一个dot。
你可能说,又不是什么大公司,连工钱都不给的免费校内工作你也好意思放在台面上讲?
首先,给不给工钱简历上都是 Research Assistant of Professor XXX,又确实是真的参与了,你不说谁知道哪个是正式的哪个是义务的?
第二,再牛叉的人都有个起点吧,拼不起爹的有几个是真的第一份工作就能又光鲜又体面赚的又多?当你有好多选择的时候,你才有资格挑;当你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找个机会就踏实做,就是最好的策略。
07
做了两个月后,有一次我和教授聊天,我告诉他我很想找金融方面的夏季实习,他推荐我去看看一个叫 CFA Society of Chicago 的组织,说这个组织有很多业界的活动,可以成为学生会员参加他们的活动去多认识人。
然后我就懵懵懂懂的去看了看它家网站,发现确实不错,但是想成为学生会员必须有两个 CFA Charterholder 做推荐人。我初来乍到的哪里去找 CFA Charterholder 啊?自然而然的我就又想到了这个教授,他本人就是。他又帮我找到了另一个同样也是 CFA Charterholder 的教授,就这样,我成为了 CFA Society of Chicago 的学生会员。
这是连接到我找到暑期实习的第二个dot。当然,当时的我还是不知道的。
08
成为会员之后,我马上就……把这茬给忘了。那个时候已经是 1 月份了,自 9 月起已经海投了 5 个月,没有任何收获,开始有点慌了。虽然还要 6 个月的时间才到暑假,可是想想很多公司都是头一年 9-10 月份就招好第二年的实习生了,我有种大势已去的苍凉感。
无意中,我听到了一个人大同班同学在芝加哥找到了实习的消息,赶紧打电话去讨教。他告诉我他也不是生投出来的,而是有目的的筛选了 10 几家他最感兴趣的公司,找到公司精算部门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他是学精算的),一个一个发邮件,因此拿到了 4-5 个面试,其中一个给了暑期实习的 offer。
什么?原来还可以有这种操作啊?生撩陌生人原来这么有效啊!那我也可以啊!
可是到哪去找公司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呢?
这时候,那个已经被我抛在脑后的 CFA Society of Chicago 突然被我想起来了。这个组织除了搞业界活动之外,还给所有会员提供一个会员联系列表,包括姓名,公司和邮箱地址。我开始研究这个名单,挑出了在我感兴趣的公司工作的,还有看起来是中国人名字的会员,大概三四百人的样子吧,开始毫无人性的大规模群发邮件的攻势。
其实那封邮件很简单,我就说我是研一学生,在 CFA Society of Chicago 找到你的联系方式(这点一定要第一时间澄清,不然收信人会一直有种洗澡被偷窥的质疑感),要找夏季实习,这是我的简历,你们公司有没有机会?我在一个星期里陆陆续续发了大概 300-400 封这样的邮件,至今我的 yahoo 邮箱里还有三四百个陌生的联系人,大概这辈子也不会再有任何交集。
所以当年效果如何呢?如你想象,95%的人都…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还真的收到过几个没有任何征兆的电话面试,接电话时大脑一片空白,介绍自己的时候连简历上写了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所以后来我开始在兜里常年揣着自己的简历,大脑一片空白了至少能扫两眼),问了两遍对方到底哪个公司也没听清楚,也不好意思再问第三遍。总体来说从头到尾懵圈,挂了电话就知道今生缘分已尽。
蓝瘦,香菇。也会不甘心的想,如果再给我打一次电话,这些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就好像跟别人吵架,当时被骂懵圈了,不甘心的回到家,一复盘,一万种怼对方的方式灵感如泉涌,对着镜子一顿臭骂用词都不带重样儿的,恨不得把对方揪出来重新吵一架。所以,你问怎么提高面试?我说你去看哪本书哪个网站,都不能解决问题。真的要去不断面,不断失败,才是最有效的。因为真的失去过,丢过人,你才会憋着一股气的去开始想怎么提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09
群发邮件一个多月以后,我的转机终于来了。
我收到了一封来信,公司是芝加哥很大的一家金融公司,部门不详,工作内容不详,这个经理说他们部门正在考虑招一个实习生,做XX产品,问我感不感兴趣。
感不感兴趣?!您是在搞笑么?我都这份儿上了必须感兴趣啊!
于是我屁颠屁颠的回复了,之后几天都没下文。不过经历了之前那些失败的电话面试,这回我学精了,知道 HR 的电话随时都可能来,于是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这回兜里随时装着的不止简历了,还有各种常见面试问题和自己写下来的回答。那几天没干别的,就对着镜子不断练习,觉得说着别扭就上网查查有没有更好的说法,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范文可以借鉴,好像还找了 Career Services 的老师给做了次 Mock Interview。
一个星期之后,我果然接到了 HR 的电话。手还是抖的,但是这次回答的靠谱多了,挂掉电话之后第一次有了可能还有戏的劫后余生感。第二天,我就收到了 HR 的 on-site 面试邀请,时间在一个星期后。
那时候已经是4月了,而且我还手贱的报名了 6 月的 CFA 二级考试,还没有怎么看书,这个面试机会再错过就真的没戏了。不成功便成仁。
怎么办?拼吧!
这一个星期,我好像把所有课都翘了,把自己关在一个 study room 里,把网上搜集到的 behavior question 全部列出来,一个一个的过。我大概准备了 10 几个自己的经历,有团队协作的,有沟通交流的,有领导经历的,有创新思维的,最大优点,最大缺点,最大成就,最大失败,职场规划,兴趣爱好。答案整理好了写下来,开始对着墙一遍一遍的说。
你可能被人教育过,面试不该“背”答案。可是我做不到,因为我那时候的积累还不能保证我脱口而出用词就够准确,故事讲的就够言简意赅。最开始我以为是我语言不过关,可是现在我觉得语言有关系,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实际是逻辑。
换句话说,冷不丁的问你一个面试问题,即使让你用中文讲,你也可能啰啰嗦嗦把人讲晕。所以预先准备的意义在于把故事的逻辑性梳理好,可以用一个叫 STAR(Situation,Task, Action, Result)的框架,提前精简,记住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把每个答案控制在 2 分钟之内。答案组织好就要反复说,说到熟练。因为是自己写的答案,所以说起来应该是很自然的,不死板的。如果是借鉴的句子但很拗口,一定要改成让自己顺口的话。
你可能会困惑,如果每个问题都需要写下来才能回答好,那如果问到没准备的问题不就抓瞎了?而且不会一辈子回答任何问题都得先写下来吧?
最开始你准备每个经历可能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是苦功,不能缺的。但是当你准备了 10 个以上的经历之后,你会发现你更游刃有余了,有些问题虽然没有准备,但是可以套用准备过的经历。再到后来,你可以只需要想一个框架,就可以比较清楚的去回答问题了。这些都是我在那几年准备面试的时候慢慢体会到的。
10
一个星期之后,我去参加了我在美国的第一个on-site interview。
不能说自信满满,但兜里揣着反复操练过的10几页各种问题的回答,至少心比较踏实,所以人也相对放松,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更自然。回复我邮件的原来是招人的老板,他是最后一个面试官。他告诉我他觉得我发邮件找实习这件事让他很欣赏,他还告诉我这个实习的职位在我发邮件之前是不存在的,他只是有一个想招一个实习生的想法,但还没来得及落实,是我的邮件让他最终决定把这个职位确定下来。
当时就觉得我大概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
一个星期之后,在金融危机不断发酵的 2008 年春天,我拿到了这个夏季实习的 offer。
那时候我到美国整整8个月,我也整整努力播种了8个月的 dots。直到那天,我播种的所有 dots 中,终于有一条连成了线。
回头看,如果当初不是我目标明确的要找暑期实习,我不会要急着去找校内工作加强简历;如果我不去找校内工作,我也不会认识那个金融系的教授;如果不认识金融系的教授,我也不可能听说 CFA Society of Chicago,更不可能成为学生会员;如果不成为学生会员,我也就拿不到那些金融公司里工作的人的联系方式,也就没办法去群发邮件要实习;如果没有群发邮件,我的老板也不会想到去把这个实习的职位落实,我也不会有这个面试的机会,这个 offer 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你可能说我是狗屎运,随便做了几件事结果就成了。可我没告诉你的是,我还播种了很多其他 dots,我还做了好多其他事情:我去当志愿者;我发广告找想学中文的美国大学生做 study buddy 练习英文;我去找校友聊天;我去参加了 Career Services 几乎所有的 workshop,我甚至跑去蹭芝加哥大学的招聘会,蹭拉丁美裔的招聘会,蹭会计专业的招聘会。回头看,这些 dots 并没有连成线。但是你要相信,你做的越多,你的dots就越多,连成线的可能就越大。
11
实习之后的经历没有太多值得书写的。我作为一个幸运的小屁孩,自然勤勤恳恳早出晚归。实习做完之后的 9 月,雷曼兄弟轰然倒闭了,整个金融市场一片狼藉,不裁人就不错了,所有的招聘预算都被取消。没有办法我又在同一家公司申请了第二份实习。在做这份实习的时候,公司内部有个投资部门的初级职位招聘。凭借两位实习老板的鼎立推荐,再加上我自己在公司内部卖力的 networking,我最终幸运的战胜了外部的候选人,拿到了这个全职职位,为我在美国的求职之路画上了一个句号。
12
为什么我们觉得找工作这么难?因为我们当惯了学生,习惯了清晰的线性的前进轨迹。上了这个补习班,做了这本习题册,考试分数就能提高;学了钢琴奥数芭蕾舞,高考就能加分;进重点小学才能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步步按部就班。觉得自己一路都在努力,但是是努力做所有人都做过的事情。
但一旦你走出校园,你会发现,生活不是这样线性的,不是做了一二三就一定能到达四这么简单。你只知道你现在在哪,你要去哪,这中间没有设定好的路,需要你自己去播种 dots,connect dots,去想办法到达。找工作如此,找到工作之后如何规划职业发展更是如此,都需要自己有探索的能力,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对未知不确定的容忍能力。越早适应,你越早变强大。
我还想说,你所积攒的所有dots不会在找到工作的那一刹那就消失,而会在未来继续延续下去。比如,如果没有当初如此艰辛的求职经历,我也就不会积攒这一身本领跟大家分享。每一份努力,即使没有换得你当时预想的结果,也会化作一笔财富,在你未来需要的时候,成为你前进的助推器。
13
所以,你问我要不要出国读书?我还是觉得应该出国。不光是为了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设想如果当年我被保研了,研究生这两年一定也是浑浑噩噩的过,一定没有在美国这般锻炼成长的快。如果不是在美国为了找实习找工作这么拼过,我可能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我还可以兼顾上课校内工作找实习准备 CFA 做志愿者这么多事,在我后来边上班边读MBA边做非盈利组织边写公众号的时候,我才能那么从容;如果不是为了准备面试,我也不会有耐性坐下来把自己的经历一遍一遍的整理提高,像美国同学一遍一遍的讨教地道的说法,英文水平也不会在短期内有了质的飞跃;如果不是积极参加各种求职宣讲,我也不可能迅速了解美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以及职场的各种规矩;如果不是为了找到自己优势最大的领域,我也不会逼自己去不断思考自己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对自己的了解也不会更深一层。没有这个远离父母孤身一人只有梦想的环境,也就不会成就一个更强大的自己,不会成就一段为自己为梦想拼尽全力的青春。
很多人心中可能会有疑惑,国内现在发展这么快,机会层出不穷,海归待遇又越来越低,出国这项投资真的值得么?这些现象我都认可,但我觉得不能只拿一个 offer 来评价留学是否值得。试想即使我当年没有找到工作,我拼了老命所积攒的所有能力,也会让我受益终身。这些都是你在眼前看不见的,而会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厚积薄发,慢慢释放。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出国读书的人就会自动变得很牛。海归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廉价,一方面是供给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多数留学生没有选择拼搏这条路。他们就像我在文章开始描述的,仍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因为觉得有“回国“这条退路,遭受一点点挫折就缩回去,不愿意出来接受风吹雨打。这样的留学经历就是没有意义的。
14
如果我的经历能激励到你们,哪怕给你们多一丝丝的勇气,看看这个当年匆忙决定出国,并没有申请上名校,一来美国就赶上金融危机的小姑娘,最终凭着自己一股子劲头,在两年内迅速成长,竟然也幸运的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也许能让你再相信一次自己奋斗的意义。
2017年是我来美国的第十年。在这个十年即将结束的年末,谨以此篇纪念我十年前开始的那场奋斗。
十年后回头看,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都是破茧成蝶的过程。
那是第一次为了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全力以赴的战斗,没有考虑后路。
感激自己懵懂间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却通向了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更多留学资讯及海外时事,请点击关注再来人留学,可以信赖的高端留学机构。